蒋济字:子通
时间:?——249
籍贯:扬州 楚国平阿(今安徽怀远)
官职:太尉
谥号:景侯
功绩:出谋划策
家庭成员:子:蒋秀
蒋济,魏国重臣,历仕
曹操、
曹丕、
曹叡、
曹芳,官至太尉,为魏国出过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蒋济在汉末出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后被
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属,成为
曹操的心腹谋士。魏文帝继位之后出任右中郎将。魏明帝继位之后出任中护军,封侯关内。
曹芳继位之后,
蒋济出任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又任太尉。随
司马懿诛杀
曹爽之后,晋封都乡侯。
蒋济死后谥号景侯。
蒋济-历史年表蒋济早年曾任郡计吏、州别驾等职。
208年,
孙权围合肥,曹军主力在荆州受挫,无力派大军前去救援。
蒋济使用伪书,诈称大军前来救援,不仅鼓舞了守城部队德的士气,也使
孙权真的相信大量救兵到来,遂解围撤退。
蒋济209年,
蒋济来到谯城,
曹操欲迁徙淮南的百姓,询问
蒋济的意见。
蒋济表示反对,
曹操不听,结果十几万百姓受惊吓逃到吴国。
蒋济被任命为丹阳太守、扬州别驾,后又被任命为丞相主簿、西曹椽。
219年,
关羽围樊,
曹操欲迁许都避其锋芒,
蒋济同
司马懿一起劝阻了
曹操。
220年,
曹丕继位,
蒋济改任相国长史。同年,
曹丕称帝,
蒋济外放为东中郎将。
蒋济请求留于朝中,上表《万机论》,
曹丕称善,改任
蒋济为散骑常侍。
222年,
蒋济随大司马
曹仁伐吴。
曹仁欲攻取濡须洲中,
蒋济反对,
曹仁不听,果然失败。后来,
曹仁病逝,
蒋济再次被任命为东中郎将,代领
曹仁的部队,不久又被征召入朝,被任命为尚书。
227年,
曹叡继位,
蒋济被封为关内侯。
曹休伐吴,部队前往皖城,
蒋济多次上表劝阻,然而
曹休已经中计失败。事后,
蒋济被升为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
240年,
曹芳继位,
蒋济转为领军将军,进封昌陵亭侯,后来又升迁为太尉。当时,
曹爽专权,
曹爽党羽
丁谧、
邓飏等人经常轻易更改法度,
蒋济上疏劝阻,不被听从。
249年,
司马懿发动政变,
蒋济跟随出兵洛水浮桥,讨伐
曹爽。事后,
蒋济进封都乡侯,食邑700户,
蒋济坚决推辞,但不被准许。同年,
蒋济去世。
蒋济-《三国志·蒋济传》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仕郡计吏、州别驾。建安十三年,
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张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颇复疾疫。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遣主簿
魏太祖曹操迎喜。三部使赍书语城中守将,一部得入城,二部为贼所得。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明年使于谯,太祖问济曰:“昔孤与袁本初对官渡,徙燕、白马民,民不得走,贼亦不敢抄。今欲徙淮南民,何如?”济对曰:“是时兵弱贼强,不徙必失之。自破
袁绍,北拔柳城,南向江、汉,荆州交臂,威露天下,民无他志。然百姓怀土,实不乐徙,惧必不安。”太祖不从,而江、淮间十余万众,皆惊走吴。后济使诣邺,太祖迎见大笑曰:“本但欲使避贼,乃更驱尽之。”拜济丹阳太守。大军南征还,以
温恢为扬州刺史,济为别驾。令曰:“季子为臣,吴宜有君。今君还州,吾无忧矣。”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指前令与左将军
于禁、沛相封仁等曰:“
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促理出之。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令曰:“舜举皋陶,不仁者远;臧否得中,望于贤属矣。”
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司马宣王及济说太祖曰:“
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
刘备、
孙权,外亲内疏,
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擒。
文帝即王位,转为相国长史。及践阼,出为东中郎将。济请留,诏曰:“高祖歌曰:‘安得猛士守四方’!天下未
魏文帝宁,要须良臣以镇边境。如其无事,乃还鸣玉,未为后也。”挤上《万机论》,帝善之。入为散骑常侍。时有诏,诏征南将军
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恩施足死,惠爱可怀。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既至,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于是帝意解,遣追取前诏。黄初三年,与大司马
曹仁征吴,济别袭羡溪。仁欲攻濡须洲中,济曰:“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地狱,危亡之道也。”仁不从,果败。仁薨,复以济为东中郎将,代领其兵。诏曰:“卿兼资文武,志节慷慨,常有超江湖吞吴会之志,故复授将率之任。”顷之,征为尚书。车驾幸广陵,济表水道难通,又上《三州论》以讽帝。帝不从,于是战船数千皆滞不得行。议者欲就留兵屯田,济以为东近湖,北临淮,若水盛时,贼易为寇,不可安屯。帝从之,车驾即发。还到精湖,水稍尽,尽留船付济。船本历适数百里中,济更凿地作四五道,蹴船令聚;豫作土豚遏断湖水,皆引后船,一时开遏人淮中。帝还洛阳,谓济曰:“事不可不晓。吾前决谓分半烧船于山阳池中,卿于后致之,略与吾惧至谯。又每得所陈,实入吾意。自今讨贼计画,善思论之。”
魏明帝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大司马
曹休帅军向皖,济表以为“深入虏地,与权精兵对,而
朱然等在上流,乘休后,臣未见其利也。”军至皖,吴出兵安陆,济又上疏曰:“今贼示形于西,必欲并兵图东,宜急诏诸军往救之。”会休军已败,尽弃器仗辎重退还。吴欲塞夹口,遇救兵至,是以官军得不没。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往者大臣秉事,外内扇动。陛下卓然自览万机,莫不祗肃。夫大臣非不忠也,然威权在下,则众心慢上,势之常也。陛下既已察之于大臣,愿无忘与左右。左右忠正远虑,未必贤于大臣,至于便辟取合,或能工之。今外所言,辄云中书,虽使恭慎不敢外交,但有此名,犹惑世俗。况实握事要,日在目前,傥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众臣见其能推移于事,即亦因时而向之。—有此端,因当内设自完,以此众语,私招所交,为之内援。若此,臧否毁誉,必有所兴,功负赏罚,必有所易;直道而上者或壅,曲附左右者反达。因微而入,缘形而出,意所狎信,不复猜觉。此宜圣智所当早闻,外以经意,则形际自见。或恐朝臣畏言不合而受左右之怨,莫适以闻。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武、文之迹,岂近习而已哉!然人君犹不可悉天下事以适己明,当有所付。三官任一臣,非周公旦之忠。又非管夷吾之公,则有弄机败官之弊。当今柱石之士虽少,至于行称一州,智效一官,忠信竭命,各奉其职,可并驱策,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就迁为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
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崇前绪,光济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今虽有十二州,至于民数,不过汉时一大郡。二贼未诛。宿兵边陲,且耕且战,怨旷积年。宗庙宫室,百事草创,农桑者少,衣食者多,今其所急,唯当息耗百姓,不至甚弊。弊攰之民,傥有水旱,百万之众,不为国用。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勾践养胎以待用,昭王恤病以雪仇。故能以弱燕服强齐,羸越灭劲吴。今二敌不攻不灭,不事即侵,当身不除,百世之责也。以陛下圣明
神武之略,舍其缓者,专心讨贼,臣以为无难矣。又欢娱之耽,害于精爽;神太用则竭,形太劳则弊。愿大简贤妙,足以充‘百斯男’者。其冗散未齿,且悉分出,务在清静。”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徙为领军将军,进爵昌陵亭侯,迁太尉。初,侍中
高堂隆论郊祀事,以魏为舜后,推舜配天。济以为
齐王曹芳舜本姓妫,其苗曰田,非曹之先,著文以追诘隆。是时,
曹爽专政,
丁谧,
邓飏等轻改法度。会有日蚀变,诏群臣问其得失,济上疏曰:“昔大舜佐治,戒在比周;周公辅政,慎于其朋;齐侯问灾,晏婴对以布惠;鲁君问异,臧孙答以缓役。应天塞变,乃实人事。今二贼未灭,将士暴露已数十年,男女怨旷,百姓贫苦。夫为国法度,惟命世大才,乃能张其纲维以垂于后,岂中下之吏所宜改易哉?终无益于治,适足伤民,望宜使文武之臣各守其职,率以清平,则和气祥瑞可感而致也。”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
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臣忝宠上司,而爽敢苞藏祸心,此臣之无任也。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而上失其制,下受其弊。臣备宰司,民所具瞻。诚恐冒赏之渐自此而兴,推让之风由此而废。”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子秀嗣。秀薨,子凯嗣。咸熙中,开建五等,以济著勋前朝,改封凯为下蔡子。
蒋济-《万机论》 《万机论》
蒋济撰,凡八卷。是书“纯以推极利弊为主,不尚华词”。原书已散佚,严可均《全三国文》辑有一卷。
《三国志》卷三七《
庞统传》裴松之注:
蒋济《万机论》云
许子将褒贬不平,以拔樊子昭而抑许文休。
刘晔曰:“子昭拔自贾竖,年至耳顺,退能守静,进能不苟。”济答曰:“子昭诚自长幼完洁,然观其臿齿牙,树颊胲,吐唇吻,自非文休敌也。”
又同书卷三八“评曰”裴松之注引《万机论》:
许文休者,大较廊庙器也,而子将贬之。若实不贵之,是不明也;诚令知之,盖善人也。
据《三国志》卷三八《
许靖传》载,靖“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胁。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又《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
曹丕《典论》曰:“汝南
许劭与族兄靖俱避地江东,保吴郡。争论于太守
许贡座,至于手足相及。”可知他们兄弟的感情一向不好,性格亦多冲突。在这种情况下,
许劭自然难以客观地评价
许靖。《后汉书》本传称
许劭“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但若执此一端,便谓
许劭评论所有的人物都是从主观好恶出发的,恐怕也不合事实,故
蒋济说
许劭“褒贬不平”有失偏颇。
蒋济-演义传记《三国演义》电视剧照蒋济,魏国谋士,于三国演义第75回登场。
蒋济曾任
曹操的主簿,劝阻过
曹操迁都;后来
曹丕伐吴,
蒋济与
刘晔同为参谋官;魏帝
曹芳时期,
蒋济官至太尉,随
司马懿发动政变,出兵落水浮桥,写信劝说
曹爽投降,最终导致
曹爽一族灭亡。
蒋济-历史评价陈寿《三国志》陈寿:
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
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曹丕:卿兼资文武,志节慷慨。
曹睿: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辄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
裴松之:济豺獭之譬,虽似俳谐,然其义旨,有可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