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基本资料性别男
籍贯(凉州)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
容貌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破羌将军谥曰定侯
家族资料父亲未知
母亲未知
配偶未知
兄弟姐妹暂无相关资料
子女张泉
相关人物
贾诩曾效力过的势力东汉 曹魏
董卓 李傕 郭汜 张绣张绣-历史传记张绣张绣:封"宛城侯",人称"北地枪王",使一杆虎头金枪。
张绣是武术名家童渊的大徒弟。战宛城时由
胡车儿偷走
典韦的双戟,然后得以枪挑
典韦。他的"百鸟朝凰枪"威震天下。
张绣是骠骑将军
张济的侄子。
边章、
韩遂在凉州作乱之时,金城的麹胜袭杀祖厉长刘隽。
张绣当时为县吏,不久就寻找机会刺杀了麹胜,本郡的人都认为他很讲义气,于是
张绣招合少年,成为本地豪杰。
192年,
董卓被杀,
张济与
李傕、
郭汜等人进攻长安,为
董卓报仇。
张绣跟随
张济,以军功升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
196年,
张济自关中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中流矢而死。
张绣接管了他的部队,屯住在宛城,与
刘表联盟。
197年,
曹操南征,部队到达淯水,
张绣率众投降。
曹操娶了
张济的遗孀,
张绣因此怀恨
曹操。
曹操听说
张绣不高兴,就秘密准备杀掉
张绣。结果计划泄漏,
张绣偷袭
曹操,
曹操战败,长子
曹昂被杀。
张绣引兵追击,被
曹操击退,于是
张绣退回防守穰城,再次与
刘表联盟。
198年,
曹操再次征讨
张绣,围攻
张绣于穰城,不能攻克。后来,
曹操解围退还,
张绣率众追击,
刘表也派兵增援,在安众被
曹操伏击,大败。后用
贾诩之谋,再次追击,取胜而还。
199年,
张绣听从
贾诩的建议,再次向
曹操投降。
张绣到达后,
曹操牵着
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给自己的一个儿子娶了
张绣的女儿,并封
张绣为扬武将军。
200年,
张绣参加了官渡之战,力战有功,升为破羌将军。
205年,
张绣跟随
曹操在南皮击破
袁谭,再次增加食邑,一共200户,当时天下户口剧减,十户才留下一户,将领中封邑没有达到1000户的,唯独
张绣特别多。
207年,
张绣跟随
曹操去柳城征讨乌桓,还没有到达就死了,被谥为定侯,儿子张泉继嗣。(《魏略》言:
曹丕因
曹昂战死之事对
张绣不满,
张绣心不自安,自杀。)后来张泉因连坐
魏讽谋反而被杀,国家收回了爵位。
张绣-南征张绣等到一切安顿完毕,
于禁这才去见
曹操,详细汇报了情况。
曹操听后很高兴,对
于禁的举措作了高度评价,说:“淯水之难,我被搞得非常被动。将军在混乱的情况下能够保持队伍的齐整,以坚不可摧的壁垒对付敌人,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啊!”果然不出
于禁所料,
张绣率领骑兵包抄了上来,
曹操立即命令
于禁等迎击。这次由于有了准备,
张绣很快被击退。曹军乘胜反击,攻占了南阳、章陵等地。
张绣退守穰城,并再次派人去荆州与
刘表连和。
张绣事后
曹操总结淯水之难的教训,对诸将说:“我接受
张绣投降,由于没有及时获取他们的人质,以致弄到这种地步。我已明白了失败的原因。大家看着吧,今后我不会再打败仗了!”
很显然,
曹操未能找到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这次失败,完全是由于
曹操骄傲自大、麻痹轻敌造成的。其直接导火线,则是由于
曹操作风不检点,因而激怒了
张绣;举措不适宜,因而进一步使
张绣产生了疑虑,最后终于将其逼上了造反的道路。如果
曹操能够待人以诚,谦虚谨慎,不去做伤害对方感情和使对方感到威压的事情,是完全不致于发生如此严重的的后果的。其实
曹操未必不懂得这番道理,他在不少情况下也正是这么去做的,问题在于不能持之以恒,贯彻始终。
曹操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仅伤亡了不少将士,失去了长子侄儿,连自己也差点丢了性命。更可悲的是,
曹操未能正确总结经验教训,从思想根源上去寻求失败的原因,这就决定了他今后将会为此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后来兵败赤壁便是其中的典型一例。
二奇兵破敌
曹操从舞阴回到许都后,根据
于禁前后所建立的功勋,封他为益寿亭侯。任命
典韦的儿子
典满为郎中。后因思念
典韦,又提升
典满为司马,把他留在自己身边。每当经过陈留己吾时,总要到
典韦的坟头用中牢(猪羊二牲)祭奠一番。
曹丕后来即帝位后,又提升
典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建安二年(197)九月,
袁术侵犯陈地,
曹操率军东讨,
袁术败走。
曹操在巡视淮、汝一带时,得到了猛将
许褚。
许褚字仲康,
曹操的同乡人。身长八尺余,腰大十围,相貌雄毅,勇力过人。
曹操一见
许褚,就对其雄毅气概大为赞赏,说:
“这真是我的
樊哙啊!”
樊哙是汉
刘邦" target="_blank">高祖
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鸿门宴上,
项羽想要杀掉
刘邦,
樊哙当面予以斥责,保护
刘邦使之得以安然脱险。
曹操爱赏
许褚,当即任命他为都尉,接替
典韦做了自己的亲随侍卫。跟着
许褚前来的人,武艺也都很高强,
曹操全部任为虎士,让他们做了自己的警卫。
曹操第一次南征
张绣时,曾经归附
曹操的南阳、章陵等县,在
曹操北返后又反叛成为
张绣的属地。
曹操派
曹洪前去攻打,未能获胜,只得退守叶县。
张绣、
刘表得势,多次带兵前来骚扰。为了解除
张绣的威胁,
曹操在这年十一月再次率兵南征。
张绣大军来到淯水岸边,
曹操隆重祭奠了头次南征时在这里阵亡的将士,为之感叹流泪,不能自已,部下见了,无不深受感动。
曹操这样做,一方面由于他内心确实深深怀念着阵亡的将士,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加以表达、宣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起将士们的同仇敌忾之情,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曹操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战斗一开始就进行得相当顺利。
曹操对占据湖阳的
刘表部将邓济发起攻击,
许褚率领一批壮士首先攻进城内,杀死敌人上万,并活捉了邓济。
曹操表彰有功将士,提升
许褚为校尉。接着,
曹操又顺利地攻下了舞阴。在局势大体稳定后,
曹操于第二年即建安三年(198)正月回到了许都。三月间,
曹操准备三征
张绣。军师
荀攸劝阻说:“
张绣同
刘表互为依靠,形成了一股比较强大的势力。但
张绣是外来户,缺乏根基,军粮全靠
刘表供应。一旦
刘表停止军粮供应,两人必然就要发生摩擦。不如暂缓攻击,等待时机。时机合适时对
张绣进行利诱,就可以把他争取过来。反之如果加紧攻打,两人势必就要互相救援,我们反而难以达到目的。”
张绣-张绣之死一、
张绣之死
不管
曹丕有没有得到
曹操授权,尚待考证,不过这不重要。
但是既然凶手已出,根据疑罪从无原则,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这是一起「
曹丕」逼死
张绣事件,而非「
曹操」痛下毒手,就算
曹操有责任或唆使,也是「间接其次」,真正执行及实际行凶之人,要算上
曹丕的「直接首要」责任。
曹操也不是什么爱好清名的人,三国第一屠刀,岂非浪得虚名,如果
曹操真想杀
张绣,随便莫须有的罪名都能致死,何须绕弯叫
曹丕相逼?万一
张绣又不识相,
曹丕还有可能表错情,逼死不成。
曹操想杀
许攸就杀
许攸,想害
孔融就害
孔融,想死
娄圭就死
娄圭,要逼
崔琰就逼
崔琰,而不须假他人之手。
张绣既不如
孔融的儒学盛名,又不多
许攸献降之功,也不比
娄圭家富,又惶论
崔琰士家大族,但是
曹操连杀四子,不曾手软,又何必在意
张绣?
二、诬以谋反
至于
张绣之子张泉,死因是连坐到
魏讽谋反,至于有无参加,有待考证,但是也不重要。
张绣(一)如果真因叛变造反,张泉就算是名臣后裔,或有丹书铁券等免死牌,也得受死。(二)如果张泉没有叛变而被「诬以谋反」,这就算上级有意硬加莫须有罪名,就算张泉没有参加叛变,也可以因叛变而被杀。
魏讽谋反案牵连很多,建安七子之首的
王粲有二子参加;
钟繇还因此丢掉相国之位,顺便一提,
魏讽之出仕,还是
钟繇力荐;还有刘廙之弟刘伟也参加叛变,本来依法连坐可处死罪,但是
曹操从中介入干涉司法,「以儒解法」(引用儒家经典《左氏传》来判解法律《魏律》),所以刘廙可以免罪,不须连坐。因此
魏讽案并非政治式的滥杀,其中不乏生还者。
平定
魏讽案的人是
曹丕,事情发生于邺,而
曹操当时有事外出,人在汉中,因此展开平叛镇压及扩大追缉的人并不是
曹操,以至于后来「坐死者数十人」等,皆由
曹丕主导。关于这是不是
曹操的预谋,已经很很清楚。因此,张泉死在
曹丕之手,而非
曹操之手。
三、结论
既然是
曹丕先逼死
张绣,再诛杀张泉,因此就是
曹丕杀害
张绣父子。至于是否来至
曹操的主谋,因而推论
曹操待人宽厚与否,这都不重要。如果连有没有关系都不清楚的
曹操要追究,那么罪证确实的
曹丕,又应如何评价呢?明明是
曹丕下。